共青团武昌理工学院委员会

Wuch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f the Communist Youth League

动态信息

武昌理工学院第十九届“大手牵小手”星火传薪恩施助学志愿服务队开展“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走进中学课堂活动

校对: 责编: 终审: 时间:2025-07-15 阅读:

团委网7月15号消息(通讯员 余颖 报道)7月15日武昌理工学院第十九届“大手牵小手”星火传薪恩施助学志愿服务队在景阳镇革塘坝社区“爱心托管班”开展了一场以“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为主题的沉浸式教育课程。主讲人程卓立通过数据解析、情景模拟与实践互动,学生们系统了解了涵盖社会、环境、经济三大领域的17项全球发展目标及内涵,在青少年心中播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种子。

本次课程以“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可持续发展核心定义为出发点,系统介绍了涵盖社会、环境、经济三大支柱的17项目标及内涵,包括消除贫困、零饥饿、优质教育、清洁饮水与卫生设施、应对气候变化等。课程通过数据和案例揭示全球发展现状:全世界每11人中就有1人面临饥饿,10亿人生活在贫民窟,三分之一人口无法获得安全饮用水;淡水仅占全球水资源的2.5%,且分布极不均衡;若按当前趋势,2050年海洋中塑料重量将超过鱼类。这些触目惊心的现实引发学生对全球问题的关注。

课程聚焦多个重点目标展开深入解读。在“无贫穷(SDG1)”板块,通过多维贫困指数展示,让学生了解全球13亿人处于教育、健康、生活条件等多方面贫困中,84.2%的贫困人口集中在农村。“优质教育(SDG4)”环节则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加剧了教育不平等,低收入国家最贫困家庭儿童学业完成率仅34%,远低于富裕家庭的79%,2030年仍将有超2亿儿童失学。而“清洁饮水和卫生设施(SDG6)”部分的数据显示,全球22亿人缺乏安全饮用水,42亿人缺乏安全卫生设施,每年因相关疾病死亡人数众多,简单的洗手习惯即可避免大量儿童感染死亡。

互动环节中,“春游野餐如何践行可持续发展”的讨论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大家围绕减少塑料使用、垃圾分类、节约资源等方面提出方案,如携带可重复使用的餐具和水杯、主动清理垃圾等,将“负责任消费和生产(SDG12)”等目标转化为具体行动思路。课程还鼓励学生从日常生活做起,通过随手关灯、光盘行动、参与志愿服务等小事践行可持续发展,如不随意乱扔垃圾、清理盲道障碍物、尊重残障人士等。

课程结束后,参与学生纷纷表示这堂课让他们跳出了个人小天地,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图景,未来会带着这份全球视野,在学习和生活中践行责任,成为连接中国与世界的小小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