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武昌理工学院委员会

Wuch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f the Communist Youth League

动态信息

废料巧变身,环保理念驻童心——武昌理工学院第十九届“大手牵小手”星火传薪恩施助学志愿服务队开展“垃圾变废为宝”主题课程

校对: 责编: 终审: 时间:2025-07-30 阅读:

团委网7月30日消息(通讯员 王子怡 报道)为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节约资源的好习惯,武昌理工学院第十九届“大手牵小手”星火传薪恩施助学志愿服务队在马鞍山社区开展了垃圾变废为宝主题课堂。本次课程由志愿服务队余怀冉老师负责。他通过理论讲解与动手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孩子们发现生活垃圾的潜在价值,学会用创意废弃物赋予新生命。活动不仅让孩子们掌握了简易的废物利用技巧,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绿色环保的种子,为推动校园和社区的可持续发展筑牢思想根基。

课程伊始,老师以一则被垃圾包围的小镇短视频切入,直观展随意丢弃垃圾对环境的危害,引发孩子们对垃圾处理话题的深度思考。随后,老师通过图片对比,介绍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等不同类别垃圾的特,重点讲解塑料瓶、废纸盒、旧布料等常见废弃物的再利用途径,并为什么一个塑料瓶能变成花盆?”“废纸除了造纸还能做什么?等问题启发孩子们的想象力。

理论讲解结束后,课程进入动手实践环节。余老师提前准备剪刀、胶水、等工具,以及收集到的塑料瓶、快递盒、瓶盖等废弃物,将孩子们分成小组,鼓励大家合作完成废物改造任务。各小组创意迸发:有的用塑料瓶制作了简易洒水壶,有的用纸箱搭建了迷你收纳柜,还有的用瓶盖拼贴出彩色壁画。过程中,老师及时指导解决孩子们遇到的难题,比如教大家如何安全裁剪塑料瓶、如何让拼贴作品更牢固等。活动最后,每个小组上台展示自己的成果,分享创作思路,孩子们互相投票选出最具创意作品,获奖小组获得了由余老师准备的环保主题笔记本作为奖励。

此次活动在孩子们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不少孩子表示回家后要和父母一起整理家里的废弃物,继续完成废物改造。正如余老师所说,这堂特殊的课创意实践为桥梁,让环保理念从课本走向生活,为建设绿色家园注入了青春力量。

课程结束后,记者采访到余怀冉老师,他表示:“‘垃圾变废为宝看似是一堂手工课,实则是环保教育的生动载体。如今的孩子生活条件优越,容易忽视资源的珍贵,让他们亲手将废弃物改造成有用的物品,能让他们真切体会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这种体验式学习比单纯的说教更有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