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委网7月29日消息(通讯员 胡胜燃 报道)7月29日,湖北省孝感市云梦县曙光小学暑期“爱心托管班”三班内,一场干货满满的急救知识普及课正在进行。本次课程由乡村振兴促进团湖生科朝夕博爱志愿服务队举办,不仅涵盖心肺复苏、防溺水、火灾应急等核心内容,还通过“理论+实操”的形式,让学生们们沉浸式学习救命技能。

本次的课程由来自乡村振兴促进团湖生科朝夕博爱志愿服务队的王伯轩老师为同学们带来讲解,王老师首先提及到了夏季是溺水高发期,并且用近期真实案例敲响警钟:“很多溺水发生在看似安全的水域,比如农村池塘、景区浅滩,一定要提高警惕。”在预防方面,王老师特别提醒家长,带孩子去泳池时,不要让孩子离开视线范围,哪怕转身接个电话都可能出意外;野外水域水温低、有暗流,哪怕会游泳也不能轻易下水;给孩子穿救生衣比带游泳圈更可靠,游泳圈容易侧翻。若遇他人溺水,“智慧施救”是核心,坚决不能徒手下水救人,尤其是未成年人,可大声呼救吸引他人注意;同时要快速寻找竹竿、长树枝、衣物打结制成的绳索等,让溺水者抓住后将其拉上岸;若周围有泡沫箱、塑料桶,可抛给溺水者增加浮力。

随后王老师还为大家讲解到了遇到火灾时的应对措施和逃生技巧,并介绍道:“火灾中80%的伤亡不是被烧死,而是吸入有毒烟气,所以逃生时‘防烟’是关键。”王老师的话让学生们恍然大悟。在火灾应对环节,王老师通过PPT讲解了遇到火灾时正确的逃生动作: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毛巾拧至半干,折叠3-4层),弯腰低头,沿着墙壁往疏散通道走;开门前先摸门板,若发烫说明门外有火,立即用湿毛巾堵门缝,在窗口挂鲜艳衣物呼救;若身上着火,别跑!立刻在地上打滚压灭火苗,或让他人用厚重衣物覆盖。针对家庭常见的电器火灾,王老师还教了简单灭火法:“初期小火可用干粉灭火器,记住‘提、拔、握、压’——提起来,拔掉保险销,握住喷管对准火焰根部,按压把手。”

最后王老师给大家讲解到了心肺复苏的知识在心脏骤停后,每延迟1分钟抢救,生存率就下降7%-10%,这四分钟就是救命的关键窗口。”王老师的一句话,让现场学生瞬间绷紧了神经。在心肺复苏教学环节,老师先通过动画演示,拆解了操作的核心逻辑:通过胸外按压模拟心脏泵血,人工呼吸补充氧气,为大脑和重要器官争取时间。
随后的实操演示中,专家趴在模拟人旁,一步步讲解动作要领:先拍打患者双肩并呼喊,判断是否意识丧失;观察胸部起伏,确认呼吸是否停止;若无意识无呼吸,立即呼救并让他人拨打120、取AED;按压时双手交叉重叠,掌根置于两乳头连线中点,用身体重量垂直下压,手臂始终伸直;每按压30次,进行 2次人工呼吸,注意捏紧患者鼻子、嘴巴完全包裹。三班的学生邱启恒第一个上前尝试,刚开始按压位置偏了,专家立刻纠正:“掌根别挪位置,不然容易伤到肋骨。”在指导下,他逐渐找到节奏,按压深度和频率都达标了。
活动结束记者采访到了武昌理工学院“暖心同行”云梦向阳志愿服务队队长张玉妍,她表示:“参加急救知识普及活动后,我才明白‘黄金四分钟’不是抽象概念。亲眼看见心肺复苏时,掌根位置、按压深度都藏着大学问。原来救命术离我们不遥远,多学一点,关键时刻既能救别人,也能护家人。这种踏实感,让我觉得每个普通人都该补上这堂课。”(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