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委网7月30日消息(通讯员 刘丽芳 报道)武昌理工学院“暖心同行”云梦向阳志愿服务队在湖北省云梦县城关镇曙光小学开展了一堂以“中国铁路发展史”为主题的科普教育课程。课程通过系统讲解中国铁路从早期探索到现代化发展的历程,向学生们展现了我国铁路建设的辉煌成就,进一步激发了青少年的爱国情怀与科学兴趣。

课程第一部分聚焦中国铁路的早期发展历程。主讲人孙杨声以中国第一条营业性铁路——吴淞铁路的修建为切入点,介绍了近代中国铁路建设的艰难起步。随后,通过讲述唐胥铁路的建成与“龙号”机车的诞生,学生们了解到中国自主修建铁路的初步尝试。在讲述中东铁路、成渝铁路和宝成铁路时,讲师重点分析了这些铁路在不同历史时期的重要意义。其中,宝成铁路作为中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标志着铁路技术的重大进步。为加深学生们的理解,课程还播放了铁轨制造过程的科普视频,生动展示了铁路建设的基础技术原理。

进入第二部分,课程围绕中国铁路的跨越式发展展开。孙老师以“中国重载第一路”大秦铁路为例,阐释了其在煤炭运输中的重要地位;京九铁路的贯通则体现了铁路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深远影响。在技术革新方面,秦沈客运专线作为中国第一条高速铁路试验段,为后续高铁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此外,课程还介绍了上海磁悬浮列车的运营意义,以及青藏铁路克服高寒缺氧、冻土等技术难题的工程奇迹,展现了我国铁路建设者的智慧与毅力。

课程的最后重点讲述了中国铁路在新时代的转型与突破。孙老师以中共十八大以来铁路事业的快速发展为背景,详细解析了哈大高铁等代表性线路的技术特点,并通过高铁桥梁建设的案例,说明中国在高标准铁路工程领域的领先地位。课程强调,中国高铁从引进技术到自主创新,实现了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跨越。如今,中国高铁网络规模居世界首位,运营里程超过4万公里,成为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此次铁路发展史课程不仅丰富了曙光小学学生的知识储备,更通过中国铁路的奋斗历程,传递了不畏艰难、勇于创新的精神。武昌理工学院“暖心同行”云梦向阳志愿服务队表示,未来将继续开展此类科普教育活动,助力青少年成长,为乡村教育贡献力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