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武昌理工学院委员会

Wuch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f the Communist Youth League

动态信息

硒望播绿韵,童心向自然——武昌理工学院第十九届“大手牵小手”硒望恩施·清源兴教志愿服务队开讲生态发展特色课程

校对: 责编: 终审: 时间:2025-07-22 阅读:

团委网7月22日消息(通讯员 刘鑫 张哲哲 报道)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号召和团中央“美丽中国·青春行动”倡导,推动“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走深走实 ,由中国大学生知行促进计划发起的第七届“云支教”活动。武昌理工学院第十九届“大手牵小手”硒望恩施·清源兴教志愿服务队于2025年7月22日在建始县景阳镇马鞍山社区开展了以“硒望播绿韵,童心向自然”为题的生态发展特色课程,旨在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引导孩子们认识自然,助力其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环保意识,播撒绿色种子,助力乡村生态振兴。

课程伊始,志愿者王怡舟老师以“大自然的魔法城堡”为主题引入课程,通过播放精心制作的生态科普视频,让镜头深入神秘森林,呈现从腐殖质分解者到顶端肉食动物的生态循环,王怡舟老师通过视频带领孩子们沉浸式感受森林食物链的环环相扣。切换到海洋视角时,珊瑚礁里五彩斑斓的生物水下穿梭的盛景,激发了孩子们对自然世界的好奇心与探索欲。

课堂上,孩子们化身“小小生态守护者”,在王怡舟老师的带领下参与互动式教学。在角色扮演游戏里,有的孩子扮演“濒危动物”,还有化身“森林卫士”,在情景模拟中体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王怡舟老师耐心解答每个问题,手把手教孩子们制作简易垃圾分类指南,并用生动比喻解释“垃圾分类就像给地球做体检”,现场笑声与掌声不断,环保理念在轻松互动中悄然扎根。

志愿服务队队员崔恬表示:“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自然特色课程,让孩子们从小养成环保的生活习惯。对于我们来说,能将抽象的生态知识转化为实践,看着孩子们捡起地上的纸屑,这种成就感是无可替代的。这正是我们三下乡活动的意义。”

此次自然教育特色课程,既是生态文明理念落地生根的生动实践,也是自然教育赋能成长的具体体现。课后孩子们能准确说出3条以上本地物种名称,更多的孩子能主动将厨余分类投放。此次课程不仅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环保的种子,更推动社区形成绿色生活新风尚。未来,硒望恩施·清源兴教志愿服务队将持续深耕自然教育,让更多的孩子在亲近自然中理解生态责任,共同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