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委网5月22日消息(通讯员 刘婷婷 报道)为给清江中学的学生打造优质多元的学习体验,夯实支教工作基础,5月22日,武昌理工学院第十九届“大手牵小手”硒望恩施・清源兴教志愿队在行政楼312举办课程试讲优化会议,深度探讨支教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方式。

会议伊始,队长兰自强点明研讨方向,强调需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因材施教,确保课程兼具针对性与普适性,并就课堂突发情况应对、教学节奏把控等提出建设性建议。本次支教课程规划丰富多样,涵盖舞蹈美育、手工实践、急救科普、心理健康教育等多个领域,采用“理论+实践”的融合模式,力求通过跨学科知识拓展,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在试讲环节,队员们各展所长。舞蹈课程以科学运动理念引入,从头部、肩部热身,到基础动作细致拆解,配合音乐进行节奏协调性训练,最后以放松拉伸收尾,形成完整教学闭环;通信技术课堂创新设计“纸杯传递信号”互动游戏,将晦涩的通信原理转化为趣味实践。甲骨文、折纸手工、世界地标等课程,也巧妙地将知识传授与趣味互动相结合。

教学研讨环节成为思维碰撞的“主战场”。团队成员围绕“如何激发清江中学学生课堂参与热情”展开热烈讨论。在课件设计方面,大家提议增加动态视频、趣味动画等视觉元素,增强课程吸引力;在教学方法创新上,探讨将“两弹一星”精神、红色文化故事自然融入课堂,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
副队长柯韵萌在总结时,从课程设计与教学管理层面提出系统性建议。她要求课程内容兼顾趣味性与教育性,把清江流域生态调研等实践项目纳入教学体系,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学习;倡导利用周末时间开展家访,深入了解学生成长环境,做到“课堂教学+心理关怀”双线并行;同时着重强调规范课堂纪律管理,优化教学流程,保障课程高效开展。

最后记者采访到队员蔡宇轩,他表示:“此次试讲优化会议充分彰显了志愿服务队深耕教学品质的匠心与创新进取的魄力,通过思维的碰撞与经验的交融,团队进一步明晰了课程优化方向。”未来,硒望恩施·清源兴教志愿服务队将带着精心打磨的课程走进课堂,以知识为桨、以热忱为帆,为山区学子点亮希望之光,书写支教路上的动人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