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武昌理工学院委员会

Wuch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f the Communist Youth League

动态信息

崇阳筑梦志愿服务队创意艺术课点亮洞泉小学课堂

校对: 责编: 终审: 时间:2025-07-08 阅读:

团委网7月8日消息(通讯员 洪怡 报道)在咸宁市崇阳县港口乡洞泉小学课堂内,武昌理工学院农遗逐梦青创领航崇阳筑梦支教队队员王紫露开设的特色课程《画一个独特的我》深受学生欢迎。该课程通过引导观察、探索与绘画表达,旨在帮助乡村儿童认识自我特质,提升自信心,培养包容心态。

课程设计遵循“认识自我,接纳自我”的理念,分步骤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探索。学生首先思考并分享“自己眼中的‘我’”,初步表达自我感受。随后,课程引导学生扮演“外貌观察员”,细致描述如“大大的眼睛、长长的头发”等特征;作为“性格小侦探”,发掘自身“温柔”“体贴”或“大方”等内在品质;并担任“兴趣挖宝人”,列举“喜欢看电视、踢足球、绘画”等个人爱好。多角度地探索帮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自身特点。

课程核心环节“画独一无二的我”将前期探索成果转化为视觉表达。学生无需临摹,而是自由创作,将观察到的外貌特征、发掘的性格品质及兴趣爱好融入画作。一幅幅色彩鲜明、内容各异的自画像成为学生内在自我的独特呈现。紧随其后的“分享与接纳”环节,在支教志愿者营造的安全氛围中进行。学生展示画作并讲述创作想法,聆听同伴分享,理解个体差异。通过相互交流与肯定,学生初步学习接纳自身特点。

观察发现,该课程对提升学生自我认同感效果显著。学生能更清晰地指出自身外貌特征、性格优点及兴趣特长,表达“这就是我”的自豪感。分享环节增进了同伴间的理解,学生能欣赏他人特长,如评价“他踢球很棒,我画画也不错”,体现出对差异的初步接纳。课程开放自由的形式极大激发了学生参与热情,专注度高。班级氛围因分享互动而更显融洽。

对于乡村儿童的心理成长,《画一个独特的我》课程具有积极意义。其在常规知识传授外,补充了自我认知与情感表达的内容,有助于学生在人格形成关键期建立健康自我意识。课程传递的核心理念——“个体独特性具有价值”——对增强学生自尊自信尤为重要。绘画与语言分享相结合的方式,为学生提供了多元表达渠道。课程中融入的对差异的欣赏,亦为培养包容性心态奠定基础。

该课程已成为支教点最受欢迎的课程之一。学生课前常主动询问上课时间,课堂上积极参与各环节。课后,学生乐于展示画作,向支教志愿者或同学分享创作心得。教室墙面专设的展示区挂满学生作品,成为课间吸引学生驻足观看、相互交流的焦点。课程名称中“不一样的卡梅拉”所蕴含的勇敢做自己的精神,也引起了学生的共鸣。

记者采访到支教队队长张俊,他介绍:“设计此课程是观察到乡村儿童在自我表达和认知方面存在提升空间,期望通过趣味性活动增强其自信心与自我价值感。该课程作为支教特色项目之一,每周固定开展,覆盖支教点全体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