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委网4月1日消息(记者 李敏瑄 赵丽莎 见习记者 邢鲍博 报道)为打通高校与企业间的资源壁垒,引入产业端最新需求及实践场景,将课堂延伸至产业链,打造 “校园即社会接口站”,助力学科建设与市场需求接轨。本次校园合伙人创新赋能大会由武昌理工学院与青漾湖北共同主办,于4月1日在武昌理工学院图书馆报告厅隆重召开。莅临现场的领导有湖北省青年创业促进会党委书记田亚辉,湖北省青年创业促进会团委书记钟经,校团委书记杨瑞,创新创业学院副院长肖峰,影视传媒学院党支部书记李曼,青漾湖北总负责人何静,幸运坐标营销中心项目总监夏定根,内容生态业务项目经理王琦,幸福圈总经理赵雪琳,幸福圈经纪人吴玉兰,优秀社会主理人代表方嘉伊、阙琪、吴乙杭,徐当满、陈彦江、方百川、容欢龙、龚淼。





大会伊始,校团委杨瑞书记发表讲话。他强调,武昌理工学院秉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构建“课程-实践-孵化”三位一体的双创生态,以此推动青年创新力赋能区域高质量发展。他介绍了武昌理工学院在“大学生创新大赛”和“挑战杯”中取得的成就。总共揽获省级金奖4项、银奖6项、铜奖12项、国家级奖项2项,创历史新高;举办31场双创活动,“一起益企·创新型企业育苗行动”等品牌项目成为校企资源对接的桥梁;实现了全年入驻基地项目68项,孵化创业企业26家,助力学生企业斩获38万元政府扶持资金的成果。最后他提到:“青年创新力是荆楚发展的引擎,‘青漾湖北’的使命正是让实验室的创意加速转化为市场价值。”





“青漾湖北”负责人何静在发言中介绍,该平台聚焦青年创新创业,通过项目主理人机制赋能学生实践,搭建校园与社会资源互通桥梁。优秀创客代表“幸福圈”总经理赵雪琳分享文旅宣传平台创业历程,揭示项目攻坚经验。社会主理人跨界实践案例环节,方嘉伊以兴趣驱动社群经济创新,徐当满提出“露营+校园”场景融合模式,龚淼则倡导以青年话语体系勉励校园品牌。三位主理人达成共识:深耕垂直领域、转化热爱为可持续商业模式,是青年创业破圈的关键路径,为“跨界融合”创新提供实践范本。



圆桌论坛环节,主理人何静、吴玉兰、吴乙杭、夏定根、钟经围绕“大学生如何打造个人IP与项目影响力”展开探讨,强调青年需以热爱为支点、创新思维为杠杆,将个人特质转化为可持续商业与社会价值。论坛还设置互动环节,主理人针对三名学生的创业项目困惑进行实际指导。高校优秀主理人分享中,武汉纺织大学刘驰以“全球化视野开拓校园市场”解读跨境创业经验,江汉大学彭震宇则通过篮球社群案例诠释“兴趣驱动社会价值”路径。两位青年创客的案例生动展现了高校创新生态的活力,为“破界·融合”主题注入实践动能。




大会最后,由优秀社会主理人,优秀高校主理人和优秀地方代表上台签订《合伙人战略合作协议》,各方代表上台合影,为本次活动画上了句号。

活动结束后,记者采访了影视传媒学院播音2302班的团支书郭成诚同学, 他表示:“彭震宇同学的跨界案例和圆桌论坛 ‘真实IP打造’的策略让我坚信兴趣能驱动商业破界,而校企签约的资源对接让校园项目有了落地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