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团委网7月5日消息(通讯员 吴华 报道)为深入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环境和成长状况,从而帮助农村学生进一步提高对溺水危害的认识和自我防范能力,并掌握防溺水知识技能,提高自救互助能力。近日,我校4名志愿者支教小队来到咸安区大幕乡泉山口村为当地36名留守儿童开展了以“防溺水安全教育”为主题的系列活动。
据了解,此次支教共开设十一门课程:语文、数学、英语、特色课程、科普教育、课外延伸、心理健康教育、传统文化、素质教育、少先队活动、安全教育。每一门课程都由专门的负责人编写教案,以确保上课的内容和形式新奇而适用,从而使支教活动更有效、更有意义的举行。

在传统文化课上,志愿者给孩子们讲授孝道文化,通过引用二十四孝相关典故的方式让孩子们深受感触,并呼吁孩子们在课余时间帮忙家长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多多孝敬父母和爷爷奶奶。数学课上,志愿者援引身边事例与鲜活素材,从不同角度让孩子们明白不同数字的大小比较,通过吸引孩子们的兴趣达到高效学习数字加减法的目的。
值得一提的是,志愿者们开设的安全教育课得到了同学及家长的一致好评,志愿者们为同学们普及防溺水知识,组织召开了防溺水主题班会,宣讲有关防溺水的安全教育。志愿者们用理论知识、溺水实例,最大程度地将防溺水“六不”理念深植在孩子们心中。他们还通过让孩子们和志愿者们共同在“让溺水事故远离我们的承诺书”上签署姓名的方式,从而达到共同坚守、同保平安的目的。而家长微信群等各种渠道向家长宣传安全知识,动员孩子们家长参与到防溺水安全教育行动中来,更是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志愿者通过一系列的防溺水安全教育活动,让防溺水安全教育覆盖全体孩子和家长,确保防溺水安全教育工作取得实效。四年级的章佳瑶在听了“防溺水”安全教育课后,她激动地发言:“溺水事故简直太可怕了,我一定要把溺水危害和预防溺水的常识告诉我的爸爸妈妈和亲戚朋友们,让他们懂得预防,我们要呼吁大家行动起来。防溺水从我们做起。”
艰苦方知人生,实践才能长才干。志愿者们通过自己的努力为留守儿童放飞新的希望,为关注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农村教育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这类似活动的开展在增长大学生课外知识的同时,也给了小支队每个人提供了一个很好锻炼成长的机会和接触校外生活增长见识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