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团委网6月9日消息(见习记者 韩凤鸣 报道)为提升我校学生干部的思想政治素养,增强学生干部的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创新意识,充分发挥学生干部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中的先锋模范作用。6月8日,我校特邀湖北长江报刊传媒集团总编辑陈栋教授开展主题为“讲好中国故事,传递青春力量”报告会,出席本次报告会的领导有校党委副书记王海涛教授、校党委宣传部部长邓万民教授以及校团委书记李曼等,校内各部门学生干部全员到场,认真聆听并记录。

陈栋,新闻学博士,经济学博士后,现任湖北长江报刊传媒集团总编辑,华中科技大学新闻评论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曾发起成立汉江流域城市党报论坛、湖北教育媒体联盟等专业机构,先后受聘湖北省演讲协会副会长、襄阳市茶文化研究会会长等社会职务,全程参与黄鹤楼、红金龙、信阳红、襄阳红、尧治河等知名品牌的策划与传播。已出版《解码新时评》《解码茶文化+》《解码文化力》《印象襄阳》等著作,并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湖北省社科基金项目和北大光华财经媒体奖学金计划项目资助。

报告会开始,陈栋教授首先提出大学办学的四大使命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他围绕“讲好中国故事,传递青春力量”的主题进行四大方面的阐述,即时代风口、评价标准、素质要求和五大感悟。在时代风口方面,他提出讲好中国故事要跟随国家所倡、社会所期以及民众所需。陈教授举例“好记者讲好故事”节目中记者何婷所讲的《一张小饼,满城大爱》的故事,提醒大家讲故事要讲励志和积极向上的故事,这样民众才愿意听,才符合时代发展潮流。
在评价标准方面,陈教授提出四点标准:讲出好品质,三观要正;讲出好品味,内容要实;讲出好品相,形式要新;讲出好品位,格调要高。他在讲到三观要正时,引用《习母四学》中习母教孩子要学习太阳之无私奉献、大地之厚德载物、大山之顶天立地和大海之包容涵盖的典故,强调树立正确的三观是讲好故事的重要前提。在素质要求方面,陈教授提议学生要多读书,多思考,多分享,这样才能增强自身文化积淀,有利于综合方面的发展。

在五大感悟中,陈栋教授讲到:“好故事一定是源于人民,源于实践,源于真理,源于初心。”他还强调故事对于一个品牌发展的重要性,陈教授借用茅台酒的故事让大家了解“品牌因故事而生动,故事因品牌而持久”。随后,陈栋教授向大家分享了“人与人之间最小的差距是智商,最大的差距是坚持”、“你能走多远,取决于你与谁同行”和“运气影响一时,习气影响一生”等十点感悟。
报告会的最后,校党委副书记王海涛教授表示:“希望学生干部们能够认真学习和领会本次报告会的内容,感悟其中的哲学思想,在今后秉持追求卓越,走向成功的校训精神,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引领同学们共同发展,不断进步。”